山海情 (2021)部剧最大的优点是不那么套路化
看完《山海情》了,和别人不一样,我认为这部剧最大的优点是不那么套路化。 在我以为热依扎演的水花会因为和黄轩演的马得福的关系令她老公整日无理取闹,但是她丈夫在正常范围内发脾气; 在我以为白麦苗和马得宝以及白宇的角色会来个三角恋,但是没有; 在我以为马得福他老婆大着肚子和人讲宅基地大道理的时候会被人一把推倒然后流产,但是没有。 其实这部剧并没有怎么“爹味”(有些博主拿这个带节奏搞男女对立十分恶心),剧情安排了祖峰的角色白校长直接说出了“你这是重男轻女!”,就是美中不足的是我还是觉得水娃的福建老婆付出的有点多。 结局的话,没有再交代一下白校长最终在干嘛有点遗憾,哪怕给一个教育孙子的镜头呢。
开拓题材的年代戏,孔笙还是拿手,哪怕是主题先行,这村与人的勾连、人与人的矛盾一摆出来,就有了突破命题的戏味。黄轩扮演的主角马得福很有代表性,他来自乡村,感情根植于此,他又走出去念了书,思想层次越过一般村民,可年纪横亘眼前,经验的匮乏又让他的为人处世浮现理想主义的空泛,种种极端一拉扯,人也有了些与众不同的游离感。黄轩是能驾驭这种形象的,这形象杂糅了一丝《芳华》刘峰的隐忍,《推拿》小马的纯良,《只有芸知道》隋东风的挣扎,可放到西北乡野,又有了另一种模样,而剧情推进带来的成长与转变,都是发挥甚至突破演技的机会。而好演员与好演员之间又是互相给予的,张嘉益、尤勇智、闫妮、祖峰、陶虹等等在开篇彼此成就了一番,随后还有更多扎实的演员进驻,这戏该是要越来越好看了。
扶贫剧拍出这样的水准可以说拍案叫绝。既无限贴近残酷真实,又兼顾艺术的凝练升华。有为了一口窖一头驴卖掉女子的父亲,就有徒步几百里奔赴新生活的女儿。有穷惯了苦惯了对未来不抱希望的农民,就有眼里有光心头有血脚下有路的新青年。马得福骑着自行车在黄茫茫的土地上穿行,少年们狂奔向通往外面世界的铁路,麦苗登上一去千里之遥的大巴车,他们走啊走,想把贫穷和苦难远远甩在身后。西北人的坚忍,热血,浪漫,像蒲公英一样随风撒向大地。一部剧,拍出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浓烈调性,拍出了刻骨的穷,也拍出了动人的情。现实性是它的基础,诗性是在此上开出的花。黄轩真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演员,他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的表演,让马得福这一人物更加耐咀嚼,耐品尝。他给了马得福一双异常明亮清澈的眼睛,注定这个年轻人会比别人看得更远。
孔笙不愧是摄影师出身,几个镜头就拍出了西北的壮美,不过那里的生活条件也真是艰苦,都九十年代了,还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可以穿。盼来了福建支援宁夏,但扶贫的具体工作还得一步一个脚印的干,电线杆要一根一根的立,相比物质条件,更艰难的还是对当地人观念的改变。作为一个地道的西北人、兰州人,黄轩这次的表演更能够融入环境,和张嘉译、尤勇这些资深前辈相比,黄轩演出了年轻人的倔强和敏感,虽然戈壁的风沙把皮肤吹得粗糙,但那种不服输的劲头都藏在眼神里,一说到“未来“时,不经意就流露出来。气质上,黄轩又有一种稳重感,以前几集的状态,可以把马得福从刚毕业的农校生一直演到说一不二的扶贫带头人,后面还要和福建支援的郭京飞、黄觉他们演各种对手戏,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