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典战争片《长津湖之水门桥》战争里的温情
其实已经看过了长津湖第一部,对于这场电影的背景也比较了解,在上映之前,对于水门桥的期待大体就是战争场面的刻画,毕竟第一部的村庄遭遇战,看的是挺过瘾的,要说还有的话,大抵就是是否对当时双方的真实情况的真实展现,总的来说我觉得挺好,单从场面上来说,挺吸引人的,全场几乎没有让你的注意力放松下来的时刻,高潮迭起,战斗战斗还是战斗,战斗里却夹杂着战友情,兄弟情,亲情,爱国之情,悲壮激烈里夹杂浪漫,最触我的一个片段是指导员牺牲的那一刻,冲天的火光把他珍视的女儿的照片送上天空,他们是英雄,也是父亲,做着英雄的壮举,也会有着温情的思念,战争里的温情,不仅不突兀,反而弥足珍贵。 还有一个场面让我有些哀伤,我们的平河,千里拿生命换来的战果,被一两架直升机弥补了损失,国力得差距我们只能用命来补上,我们现在的火力缺陷综合征,恰恰是我们曾经苦难的另类写照。
本来是不打算看水门桥的,最后还是陪着爸妈去看了看。看完片头的一瞬间突然感觉拍水门桥的意义似乎可以在这一段片头里完全体现了,换句话说,水门桥只看个片头也就够了,如果这一点当时在看第一部的时候就能悟出来就好了。看着银幕上一幕幕闪过导演、主演、出品、制片、监制,那种中国式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态度便不言而喻,它一定程度上映照的也是那段历史里中国军人的精神与态度。它企图想要达到的教育意义在如此用力的阵容里也显露无疑,我们确实感受到了。
想到这里,电影的内容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不想评判它好坏与否,因为它从来就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的,所以从电影的角度去评判在我看来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想到之前有看过一则消息说2020年之后已经有四五十部主旋律电影提上日程,不免有些失落和担心,当诸如此类的电影被当做指标、任务、方向、趋势之后,被消费的不只是普通观众的情怀,也有行业资源,到最后普通观众和有关从业者的热情和精力会不会消耗殆尽,很难说的。在我看来这种担心其实已经逐渐应验了,只不过是时间和程度问题。
不过还是希望即使在目前这种环境下,依然能有好的电影出现,无论是不是近几年所谓的主旋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有可以把天平两端摆正的作品出现,那就真的竖大拇指。这就像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大家都往一个方向写的时候,但总有人或角度刁钻,或文采过人,或不囿于所谓的命题。同时也希望那些主旋律之外仍能得到不错资源的,以及海外市场的作品可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毕竟公平竞争才能体现出格局和自信。